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服务>学习培训
学习培训

做优企业创新“成绩单

时间:2013-08-31    来源:

    一个1998年成立、年产值不足10万元的乡镇农具厂,到去年底,销售收入已超亿元,实现利税2316万元。尤为可贵的是,目前,该公司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企业、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宿迁市重点扶持高成长型企业,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同行第五、省内第一,其研究中心是全省优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腾宇牌”系列砌块机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
    这就是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十多年来走过的轨迹。成就这一业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要总结成长经验,我们觉得首要因素就是坚持自主创新。”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田先春兴致勃勃地说。
    “希望全市所有工业企业都能注重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最终达到将自主创新融入转型升级的最高境界,有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5月底,市委书记蓝绍敏在宿豫调研时,对全市企业提出了希望。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优发展“成绩单”?集结创新人才突破创新关隘2009年,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从西安工程大学引进孟家光博士,相继实施了“基于PPT及其复合纤维面料制造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负离子毛纺面料系列产品及产业化”、“调温毛纺面料系列产品及产业化”等多项高端产品开发,转化专利4项,并成功申报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当年,孟家光博士是作为省创新创业人才被引进到江苏箭鹿集团的。他和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的调温纤维服装生产技术,将调温范围维持在人体最舒适的21-26℃之间,提高了生产率。
    可以说,“箭鹿”的发展,离不开研发人才的汇聚。近年来,宿迁面对高校少、人才少的现状,积极招才引智,其力度一点也不亚于引资。目前,人才队伍优化升级“水到渠成”。去年底,全市已引进包括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各类领军人才151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75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1.5万人,高层次人才近1万人。
    在成绩的背后,也有研究人士指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人才开发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瓶颈制约———我市人才需求后劲不足,用人单位引才意识不强,城市对人才的整体吸引力偏弱。
    据统计,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仅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的2.9%,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40.9%;高层次人才数仅占全省的1.8%。对此,市政协常委、民建宿迁支部主委张雷冲认为,要盘活人才存量,放大人才增量。
    “在人才招引时,我市要重视虚拟人才的作用,‘不求我有但求我用’。”在张雷冲看来,还要加大本地科技人才的集约化使用力度,挖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潜力,发挥其作为人才信息、人才应用和人才集聚的平台功效。
    今年,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人才政策,启动“宿迁英才计划”,昭示着宿迁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正从单维度向立体化转型。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优化人才帮办服务、推进人才环境建设是今后工作不变的关键词。”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张智超说,我市将不断拓宽领军型人才和大学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到2015年,实现“五个一万”的目标,即引进工业企业人才1万人、现代服务业人才1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人、初级以上职称人才1万人,引导支持1万名知识型人才创新创业。用好创新方法破解创新藩篱
    由于技术引进风险小,见效也相对较快,企业大多把资金花在技术引进上,而自主研发创新少之又少。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主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辅之以集成创新;人均GDP在3000美元到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主要以集成创新为主,辅之以原始创新;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则有利于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即自主创新能力。
    去年,宿迁全市人均GDP达到31717元,突破了5000美元大关,为推动自主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那么,对具体的企业来说,如何实施自主创新?
    “对宿迁的企业来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要靠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后的再创新,并积极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宿迁市企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宿迁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马卫东认为,由于基础和实力制约,自主创新只能是一个积累实力、适时实现的递进过程。
    江苏易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提高自主创新的努力,佐证了马卫东的观点。2009年以来,该公司通过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企业研发出的碳纤维导线耐张线夹,终结了我国高新技术电缆配套金具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对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马卫东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规划,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防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有效的企业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的新机制;再次,政府部门要设立引进消化再创新相应基金,激励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制定鼓励政策,对相关自主创新成果予以大力保护。呵护创新成果激发发展活力中节能(宿迁)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是世界上首家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燃料生物质发电的企业。目前,公司已有41项专利被授权,先后承担了12项各类课题项目。
    而在2009年以前,这家企业专利拥有量还是零。该公司负责人认为,公司知识产权数量陡升,归功于企业用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我市专利申请、授权量连续3年实现翻番,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4380件,授权专利达2095件,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同比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这些折射出我市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与专利量质齐升相呼应的,是知识产权转化能力的“步步高”。去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专利产品产值达71.3亿元,占工业产品总产值比重由2010年的4.3%上升至11.5%。
    与一系列喜人数字格格不入的是,目前知识产权所有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很淡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还亟需完善。“‘山寨’产品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着企业的自主创新热情。”在马卫东看来,由于知识产权维权需要一定程序,也造成了维权成本提高。
    他建议相关部门要从制度与体制两方面入手,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创新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着力营造积极的创新文化氛围。
    据了解,今年我市力争三县两区全部列入省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县区;组织实施好省、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全市参与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创建的企业达100家以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超过320人;继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市、县区将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10次以上,查处假冒专利和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